已满l8点此进入甸伊园

時間︰2023年07月06日 08:25:44 中財網
  今年以來,A股銀行股走勢出現了一定的分化。其中,上半年國有大行股價穩步攀升,有個別國有大行股價還創出了近年來的新高水平。但是,在另一方面,部分股份行、城商行的股價卻出現了10%以上的年內跌幅,市場對銀行股的分歧明顯加劇。

  高盛發布了關于業的研報,並調整了A股銀行的評級。其中,據資料顯示,高盛下調了農行、工行和的評級。同時,上調了的評級,並維持對建行、招行的評級。

  針對這一次的評級調整,其實不必過度擔心。此次高盛對銀行股的評級調整,並非一味看空銀行股,而是進行了部分調整。高盛對A股銀行股也並非集中看空,而是靈活調整了銀行股的評級看法。

  知名投行對銀行股的評級調整,屬于其自身的行為,也是一種機構投資者的看法。雖然存在一些參考意義,但依靠投行評級進行股票投資,並非最明智的選擇。

  從此次遭到高盛評級下調的工行、農行以及興業的年內股價表現分析,截至最新收盤價格,它們的年內股價表現分別是上漲11.06%、21.99%和-4.89%。從它們的股價表現來看,剛好印證了今年以來A股銀行股的分化現象。

  高盛對的評級下調,或與其營收與淨利潤表現不及預期的因素有關。截至今年一季度,的營收與淨利潤分別下降了6.72%和8.93%。相比之下,工行與農行的一季報業績表現,則相對平穩。

  銀行股淨息差持續下行,或者存在盈利增速壓力,或是高盛對銀行股進行評級調整的主要原因。但是,從歷年來高盛的評級表現來看,它的評級準確率並非很高,市場對海外投行機構的看法也存在著一定的分歧。

  與此同時,隨著多家上市銀行的淨息差跌破了“警戒線”,意味著A股銀行股的淨息差觸底概率正在逐漸提升。隨著存款利率的下調,銀行股的淨息差壓力開始有所減緩,當銀行股的淨息差開始出現觸底回升的表現時,作為企業經營晴雨表的股票價格,也會提前表現。

  銀行股的淨息差何時見底、銀行股的盈利增速能力何時觸底回升,成為了銀行股觸底反彈的關鍵因素。

  相對于海外的銀行股,A股銀行股具備了更高的安全性。例如,在銀行資產質量、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以及股息率等,均較海外銀行具備更高的投資價值。高盛選擇在這個時候調整銀行股的評級,其實不必過多解讀。

  實際上,外資在中資銀行股的持股比例上,仍然處于較高的持股水平。對外資投行來說,帶有目的性去看空銀行股,對它們來說,並不有利。不過,考慮到A股加快國際化、市場化的步伐,應該接受來自市場各方的聲音,銀行股的真實價值如何,並非由某家投行的研報所決定,關鍵還是取決于市場的判斷。

  偏低的估值水平、較高的股息率狀態以及接近觸底的淨息差,這些因素對銀行股來說,積極影響還是大于消極影響。隨著經濟基本面的逐漸回暖,銀行的資產質量以及淨息差水平,也會逐漸回升,到時候銀行股的投資價值也會逐漸增強。從短期來看,銀行股的投資價值給市場帶來一些變數,但從中長期的角度分析,A股銀行股的投資價值依然較佳,回暖預期比較明朗。

  在市場出現調整的過程中,往往會放大利空的聲音,縮小利好的影響。除了基本面與資產質量變化的因素外,影響銀行股的走勢,還與市場情緒因素有關。當市場情緒逐漸企穩後,市場自然會有合理的判斷,銀行股的投資價值與投資邏輯不會因某家投行觀點而發生改變。
各版頭條